持續創新改善 全員追求卓越
Continuous innovation and improvement
All employees pursue excellence
Social Engagement
Laser Tek's CSR-related donations and events over the years.
文章轉載自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文章來源
為促進南臺灣產業永續發展,2016 年5 月16 日由高市府、工研院、中山大學共同成立「南臺灣跨領域科技創新中心」,由本院資管系吳仁和教授擔任中心主任,中心任務旨在進行台灣南部產業調查研究,對市場需求和技術水準進行盤點,以期協助產、官、學、研跨領域技術合作,解決以往學研單位技術研發與產業需求脫節的困境,引導南部產業高值化發展。
吳仁和指出,根據2015 年農委會統計農業產值與產量,南高屏三縣市可謂全台農業產業發展重心,然而,農業所得低連帶影響農業就業人口的投入和技術引進等缺乏,「這也是全台灣農業產業發展困境的縮影」。有鑑於此,中心提出「新興科技創新營運模式發展之研究—以新農業為例」整合計畫,以南台灣為示範地,從創新技術、管理與營運模式、社會實踐三個面向的子計畫切入探討分析,期望成功推動台灣農業創新創業,提高農民所得並提供青農回鄉誘因。
本計畫共區分為三個子計畫,分別為「台灣農產品新生產加工技術重點發展計畫(創新農科技術)」、「新興科技與新農業創新生態系統(創新營運模式)」和「新興科技與新農業創新生態系統之社會影響及精進方案建構(輔導農業社區進行生態系統改造)」,根據各計畫專業需求,延攬管院、社科院與他校相關科系教師一同參與。
價值鏈去中間化 資源共享共創價值
台灣傳統農業,農民負責農產品之栽種與採收,採收後的農產品必須經過層層的流通環節,依靠在批發、零售等大中小盤商收購並分銷至各通路,經過輾轉的運送過程後才會送至消費者手中,有時也會因時間與距離的因素,導致產品的不新鮮、損耗,進而大幅降低其價值。本計畫期望建構一個平台生態系,將傳統農業價值活動專業化解構,在各步驟中透過科技予以強化或加值。
以清洗加工為例,子計畫一針對大氣電漿殺菌與高壓殺菌技術研發,協助農友農產品清洗、加工提升一級產品品質;以品牌行銷銷售為例,子計畫二陸續與農友協同建構官網(給魚)並共同經營社群行銷,中心希望不僅給與即時性的幫助,更能幫助農民製作產品履歷、設計/經營粉絲團、官網、商城、品牌以及社群行銷等,提升農友們對科技使用的能力(給釣竿+捕魚能力);最終目的希望能結合政、產、學、研、需求端(消費端)的能量,共同建構友善大地的平台生態系(永續魚塘),使農民能在農村就能生活(不須在都市當農民工),讓農村永續。
吳主任表示,中心也期待志願團協助整合具企業社會責任 (CSR)之企業、支持友善農作之企業、組織或個體等,來建構平台生態系(魚池),先推動C2F (Customer to Farmer),讓青農能先有部分的計畫性生產,以穩定其收入,並由子計畫三實踐農村復甦,透過區域經營、休閒觀光等創造正向循環。
此計畫首先將場域鎖定於高雄東九區及屏東185縣道(沿山公路)兩大區域,為了支持友善大地的理念以及對消費者的健康承諾,執行團隊嚴格把關參與農友,要求其所生產農產品必須經過有機或無毒認證,並具備友善大地理念並勇於接受新思維等素質。截至2018年11月,已有約30位秉持對土地的情感,堅持使用對土地友善農法耕作的農友自發性加入生態系。「農村創新、公益轉型」是此計畫的中心理念,期以「去中間化」的公益轉型模式,讓農產品供應鏈變成一個透明、閉環的生態系統,目前已與其中6位青農協同合作社群行銷;與台東大學跨校合作為3位青農建置官網;幫助1位青農進行二級產品加工並已進入銷售階段。
此外,在8月份C2F的操作中藉由電子商務平台和實體通路整合,讓農友和消費者直接接觸,實踐計畫性生產概念,為5位農友創造約98萬銷售額。吳主任表示,「此計畫就是希望訓練農友和現代科技對接,轉換傳統閉門造車的做法為每個生產步驟加值,並在透明化的生態系中共享資源,即使中心團隊抽離後,農友們也能彼此合作運作產業鏈。」
好計畫 我投入! 中山EMBA校友CSR企業以行動支持農友
為幫助有理念農民開拓銷售通路、安心生產,中心也積極尋找重視CSR的民間企業合作,其中更包含許多中山EMBA校友企業的主動投入,如舊振南李雄慶董事長(EMBA-6)、育華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李瑞國董事長(EMBA-3)、鈦騰複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劉榮添總經理(EMBA-20)、巴巴事業黃烱輝董事長(EMBA-14)、雷科股份有限公司鄭再興董事長(EMBA-6)、中信造船韓育霖總經理(EMBA-8)、沅水企業股份有限公司劉信陸董事長(EMBA-9)等。
鄭再興董事長表示,他一直很鼓勵年輕人創業。當初從吳教授得知該計劃是以一個整合平台有系統的協助農民生產及銷售農產品,並能幫助在地農民生活及提高青年回鄉務農意願,因此立即響應支持。其實,雷科長期以來也以辦理如中低收入戶學童寒暑期營隊、淨山、慈善畫作義賣、清寒獎助金、管院EMBA中心整修計劃捐款等各種方式來回饋母校和社會,「雖然之前也向個別農民買過農產品當作親友贈禮,但可以藉由一個計劃,從生產到銷售的過程都能幫助到農民的方式還是頭一次!」
吳主任指出,校友們不是直接出錢採購水果禮盒,而是在了解這個計畫理念後,認同並決定以具體行動幫助小農,「我們誠摯的感謝EMBA學長姊用行動支持『農村創新、公益轉型』的理念」。中山的校友向來熱心回饋,這次回饋的對象轉移在高雄經濟發展的根基-農業上,不僅直接幫助農民,更與中心一起參與建構平台生態系(永續魚塘),扮演驅動需求的重任。對中心來說,他們是計畫得以落實、農村社會創新與價值創造的目標得以實現的第一批支持者,藉由他們的行動登高一呼,一定會激發更多企業以這種方式幫助地方發展。
「未來,中心將持續推動該理念與計畫性生產,讓農民在種植前能預先知道訂單在哪裡,使其安心生產,幫助南台灣農村的永續發展。」過去單打獨鬥的農業生產模式只會導致產業衰微,透過本計畫所提倡的透明化循環產業生態系的運作,農友會知道生產、加工、營銷等產業鏈上的資訊與運作,跟有共同理念的其他農友共同合作,可以一起議價,甚至成立協會,追求產業共好。「我們最終目標是幫助農友建立一個創新農業平台生態系與營運模式,透過科技賦能、資源共享與價值共創,實踐『農村創新、公益轉型』理念以促使農村永續發展。」